杏耀总代平台_无限风光在“上游”――来自四川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一线调研
调研点位
●宜宾三江口、宜宾港、宜宾天原集团
●长江宜宾段、沱江
●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
●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月亮湖等地
调研时间
2023年5月
调研人
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
记者 钟岚 王怀 王国平 刘川 蒋君芳 邵明亮 宁 宁 田程晨 华小峰 陈�F翔 赵丹 李强 卢春阳
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
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5%
排名跃升至全国第2位
土壤污染防控进展明显
9个土壤污染源头防控项目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14.8681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59%
大气环境质量改善
PM2.5和重度污染天“双下降”
PM2.5达标城市和达标县(市、区)“双增加”
PM2.5达标城市总数达到15个
去年完成5393个建设项目环评审批
涉及总投资约1.58万亿元
全省环评审批时限普遍压缩60%以上
启动17个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全省累计成交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突破3600万吨、成交额突破11亿元
前 言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宜宾三江口,金沙江、岷江在此汇合,长江至此始称“长江”,三江汇流,景象壮阔。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的时间节点给人以汲取智慧、勇毅前行的力量。2022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视察,他来到三江口,眺望三江交汇处。“四川地处长江上游,要增强大局意识,牢固树立上游意识,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这一番殷殷嘱托,字字千钧,充分体现出绿水青山在总书记心中沉甸甸的分量,也赋予四川筑牢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战略屏障的重大责任。
不负重托,牢记“上游”使命。一年来四川如何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在生态环保工作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如何把绿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四川日报全媒体调研组前往总书记曾经视察过的三江口以及长江宜宾段、沱江、大熊猫国家公园荥经片区、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月亮湖等地调研,对话相关负责人,观察四川如何以久久为功的“上游担当”,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篇章。
调研内容①
身处长江黄河上游
如何树牢“上游意识”?
调研结果
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宜宾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调研组第一站来到三江汇流处,眼前的岷江与金沙江泾渭分明,汇成长江,远处青山叠翠。江边广场上立着一块石碑,“长江起点”四字十分醒目。
2022年6月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台阶走到这里,驻足江边,眺望三江六岸,了解长江流域生态修复保护等情况。
时间过去一年,宜宾市委书记方存好向调研组回忆当天的情形时仍然记忆犹新。“面对奔流不息的江水,总书记满怀深情。”方存好说,总书记一句话三次提到“上游”,这是赋予我们的重要政治任务,对抓好长江生态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步之所至,情真意切。从地理位置看,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境内96.6%的水系汇于长江,为黄河提供8.9%的年径流量。
言之所及,意味深长。从三江口到四川全省,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激荡层层涟漪。总书记出了题,四川就要答好卷:大局意识如何增强?上游意识如何树牢?
调研组梳理发现,“第一时间”是关键词。
全省各市州、部门第一时间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省委第一时间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召开系列会议作出安排部署……对照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对标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对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出重大部署。
“认真践行”重在举措实。
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构建生态环境保护的“四梁八柱”: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进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加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加快创建若尔盖国家公园,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四川省沱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出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加快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立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敢于直面问题,敢于动真碰硬。不久前,我省公开了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69项整改任务已整改完成43项,其余26项正按序时加快推进,督察组进驻期间移交的6532个信访举报问题,已整改完成6345个,完成率97.1%。
守护好这一江清水,也是9100万巴蜀儿女的共同责任。亲眼见证了长江生态巨变的宜宾市江安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肖玉南感受尤为深切。
“江里的鱼儿越来越多,江水越来越清。”肖玉南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加入保护长江的志愿者队伍。
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四川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不断建立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调研内容②
四川有大小河流8000多条
如何扛起“上游责任”?
调研结果
长江出川断面水质平均达到Ⅱ类标准
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
“请到港船舶自觉交付生活垃圾和油污水。”在宜宾港内,宜宾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至勇指着一面标志牌对调研组说,每艘停靠在宜宾港的船舶,生活污水和含油废水都要通过接收装置收集处理后进入港口暂存,最后进入市政管网,防止船舶污废水直排长江。
徐至勇说,宜宾港是“万里长江第一港”,也是一座“环保港”,港内的环保举措是港口建设的“硬杠杠”。几年前,宜宾市也曾面临“化工围江”的问题。方存好对调研组表示,近年来围绕“治污”“减排”“生态修复”三个方面,宜宾沿江取缔了造纸等小作坊企业1944家,退出长江岸线8.4公里;农村地区面源污染降低了13.4%,中心城区城镇污水收集率提高到96.2%……
猛药治沉疴,严把项目准入关。宜宾之外,四川沿江市(州)正积极优化沿江产业布局,推进沿江产业、临江企业退江入园,严控新建石油化工、造纸、印染等项目上马。
作为“千河之省”,四川拥有大小河流8000多条。治水任务艰巨,四川如何守好上游关口?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正全面落实在巴蜀大地上。”生态环境厅厅长钟承林说。
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沱江之变可谓四川治水的缩影。作为曾经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河流之一,在历次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中,沱江流域的水生态问题多次受到关注。
省河长制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治理沱江,全省6288名党政领导担任沱江流域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各地各级河长先后巡河巡湖114.6万余次,查找整改河湖问题9.3万余个。
截至去年底,长江出川断面水质平均达到Ⅱ类标准。全省203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9.5%、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位,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
如果说大江大河是生态系统的大动脉,那小流域就如毛细血管一般,密布在广袤的乡村、城镇。
在雅安市名山区百丈镇解放村月亮湖畔,调研组注意到,在蓝天白云下,湖水清澈见底。“过去这里的水可不是这个样子。”解放村党委书记、村级河长彭启华介绍,几年前村里的河湖是另一番景象――农村面源污染、污水直排沟渠、网箱养鱼等造成河湖水质很差。经过基层河湖管护创新,村里细化了巡河、治河、护河职责,组建党员志愿巡护队、巾帼志愿宣传队、河湖保洁队等三支队伍,守护乡村河湖的“最后一公里”。
在大江大河之后,我省将小流域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四川治水的“主战场”。今年,全省将在21个市州全面推广基层河湖管护“解放模式”,预计到2025年底,将基本实现小流域水质稳定达标。
5月,初夏的雅安市荥经县龙苍沟镇,茂林苍翠、青山绵亘。龙苍沟镇党委书记高小松向调研组介绍,之前镇里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很多煤矿,煤矸石倾倒山涧,河水变成黑色,人畜无法饮用。
四川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后,荥经48.7%的面积被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龙苍沟镇也在试点范围,镇里的水电站、煤矿、木材厂全部关停,生态逐渐改善。
绿水青山,保育为要。四川正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按照“人退猫进”的思路,高质量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在川西北生态示范区,若尔盖国家公园获批创建。同时,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全省完成营造林559.3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0.26%。
四川通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修复,加快推进美丽四川建设。为全局计、为子孙谋,四川扛起“上游责任”,守护好这一江绵延后世、惠泽人民的“清水”。
调研内容③
产业转型升级
如何展现“上游担当”?
调研结果
全面提升经济的“含绿量”
四川迎来最为澎湃有力的发展期
“有79年历史的天原集团,已从原先的单一化工赛道,转型为现在以优势氯碱产业为主体,向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两翼发展延伸。”宜宾天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罗云介绍,今年4月,该集团最新布局的10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一期正式投产,二期预计年内投产。
天原集团原厂区距离长江岸线不足100米,2019年宜宾根据长江生态保护要求,明确在远离长江1000米以外进行新的产业规划和园区布局。搬迁后的天原集团在做精做细传统产业基础上,重点转型发展先进锂电材料、绿色新材料和高分子新材料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大的发展,而是要立下生态优先的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为川南重镇,在很长一段时间,宜宾经济发展高度依赖以“一白(以五粮液为龙头的白酒产业)一黑(煤炭及煤化工)”为主的传统产业。如何度过经济转型和换挡的阵痛期?宜宾给出的答案是,以绿色发展为准绳,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4个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全力打造世界级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国家级晶硅光伏产业集群和全国同类城市领先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如今,效果逐步显现:2019年以来,宜宾连续三年GDP增速全省第一,2021年成为川南唯一、全省第三个GDP跨过3000亿元台阶的城市。2022年,宜宾以3427.84亿元的成绩位列全国GDP百强城市第95位。
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只有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才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四川,正迎来最为澎湃有力的发展时期。在“大熊猫老家”雅安,抢抓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历史机遇,众多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一跃成为“大熊猫文旅目的地”;在被黄河滋养的甘孜、阿坝,红原草原、松潘草原、甘孜草原等一大批文旅产品跨山越海;在流经攀西的安宁河流域,四川正着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
还有更多的清洁能源装备、锂电材料、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产业园正在四川各地加速布局,集聚形成产业生态圈。今年一季度,全省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其中晶硅光伏、动力电池产业分别增长57.7%、27.9%。
四川,正全面提升经济的“含绿量”。
从“长江起点”出发,沿金沙江溯流而上,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和向家坝4座巨型水电站梯级分布,总装机量相当于新建了两个三峡电站。去年底,在海拔3000米的雅砻江两河口,“超级充电宝”――全球最大的混合式抽水蓄能项目开工建设,“一滴水可以连续发电19遍”。
山间“风光”好。仅大凉山的“大风车”一年就转出117亿度绿电,“三州一市”光伏发电基地正在加快建设。
到2025年,四川将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38亿千瓦以上。四川的绿电优势不仅为全国能源安全作了贡献,也为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从更大的尺度看,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11省市,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2022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7万亿元,居全国第六,占长江经济带的十分之一。
大江奔涌万物新,无限风光在“上游”。浩荡长江,纳百川、入东海,巴蜀大地上的每一滴水都将汇聚成奔腾的力量。
在四川看来,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抓生态就是抓高质量发展。在总书记的指引下,四川坚定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走出一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支撑四川未来发展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来源:四川日报)